“是可造之才吗?”
“可打八十五分。”
“那就帮帮她忙,添多十五分。”
“那姚景英走运了。”
“老张,你一张嘴也越来越油滑。”
老张不服气.“咄,敝出版社要捧一个人,轻而易举。”
不可有这种想法,恶霸地痞都是这样开头的。
“志康你一直谦厚。”
志康笑,行内不晓得多少人认为他嚣张跋扈。
有人来叫老张。
志康跟着过去看。
那女孩秀发如云,穿件低胸衬衫,懒洋洋躺在旧报堆上,一看,就知道是模仿
五十年代艳星珍罗素在不法之徒一片中造型。
志康笑了笑。
那女孩耳聪目明,已知道志康是什么人,飞来一烟眼色,志康朝她点点头。
稍后,她站起来换衣服,走到志康身边问:“有香烟吗?”
志康抬头,“我们写字楼禁烟。”
那女孩尴尬地笑了。
小小精致的脸,大眼睛,应该会受年轻人欢迎,志康轻轻说:“你要保养嗓子。”
那女孩有点感动,“我嗓子不值钱。”
“所以更要保养,以待来日成名时用。”
女孩笑了,“多谢鼓励。”
“去换衣服吧,别叫人等。”
“是。”
志康打了几个电话,看看时间差不多,便告别同事。
他并没有回家,他把车子驶往丽琴家去。
丽琴来开门,一脸诧异,“志康,你又来了?”
客人已散,家务助理正在收拾地方。
“真好,那些人终於走了。”
丽琴既好气又好笑,“进来吧。”
桌上尚有一角吃剩的蛋糕,志康用手拿着就吃,他问丽琴:“许了什么愿?”
“身体健康,众人爱惜我。”
“没提到金钱吗?”
“我又不做生意,且对物质不大,要太多钱无用。”
志康低下头,“你说得对。”
“这几个小时,你到什么地方去了?打电话到你家又没人听。”
“我在街上流浪。”
“呵,有味道吗?”
“十分惊险,差些叫人扒去荷包。”
“里边可有我的照片?”
“有,倘若落入小人手中,你我之事就不得不公开了。”
丽琴笑,“客人都问你在什么地方,幸亏送来了礼物,否则太没面子。”她抚
模着脖子上的钻链。
“面子重要吗?”志康问。
“不,但有总比没有强。”丽琴已十分通透。
“你寂寞吗?”
“在你出现之前该刹那,的确非常寂寞。”
“已经有那么多朋友陪看你。”
“志康,你知道那是不够的。”
志康躺在沙发里,“人心的确最难侍候。”
“你一来,我的心就踏实了,整晚都笑。”
半晌没听见志康说什么,探头去看他,发觉他已经睡着。
丽琴取出毯子,替他盖上。
女佣知趣说:“明天才吸尘吧。”
丽琴点点头。
片刻,女佣熄了灯休息。
丽琴走到露台坐下。
近来见志康的时间比较少,他即使来了,也似没有什么话好说,人又累,像今
晚,索性睡着了。
丽琴看着夜色不语,内心无限寂寞。
他分明忘了她的生日,后来不知怎地想起来,又还不肯参加朋友为她举行的宴
会。
他越来越自我中心,他的世界只容得下附属品,却容不下伴侣。
他已无暇尊重人。
这时,对面不知有谁在练习小提琴,幽怨的琴声隐约传来。
丽琴低头想:将来,即使结婚生子,也难保没有这样的寂寞夜晚吧。
作弊
徐柱华与周启才是同学,与苏万芳也是同学。
不知怎地,那一年英伦大学经济系里,竟收了三位如此出色的华裔学生。
这年轻的两男一女不但学业优秀,相貌身段也一流,人以类聚,三个人常常在一起。
但是,若果与他们相处久了,就会知道,三个年轻人的背境绝不相同。
徐柱华是富家子,家里做证券生意,人没到,房子汽车及家务助理先派了来,他住在宽敞舒适的三房公寓里,距离校舍不过步行二十分钟或是五分钟车程。
周启才就没有那么幸运,他要工作三年半工读才储到足够学费到伦大读书,他住在宿舍里,与其他三位学生同房,用洗手间需长途跋涉到走廊底,同房其中一位中东学生大清早要跪拜真神,另一位爱练习梵哑铃,十分嘈吵。
苏万芳的环境最差,她连宿舍都住不起,她住在外头老太太分租的房间,没有暖气设备,冬天在一只电暖管前取暖,课馀在唐人餐馆里做女侍赚外快。
可是,这三个背境不一样的年轻人却建立了真正的友谊。
徐柱华曾建议两位同学搬到他家中祝
周启才笑笑说:“人贵自立。”
苏万芳却说:“长贫难顾。”
都婉拒了。
徐柱华讪讪道:“何必狷介呢,真头巾气。”
启才笑,“这是原则的底线:不可贪慕自己能力够不到的物质享受,应量力而为,自得其乐。”
徐柱华说:“启才我就是最敬佩你这一点。”
万芳笑,“我是个女子,更不可以轻举妄动,人言可畏。”
饼半晌,柱华轻轻说:“人家大不了说我在追求你。”
两个男生,的确都对万芳有意思。
柱华曾与启才说:“从来没见过那么能吃苦的女孩,每朝六时风雨雪不改起身步行到学校图书馆温习功课,一放学立刻到唐人街做女侍,可是看上去仍然精神奕奕,秀丽动人。”
启才附和,“一件白衬衫一条蓝布裤已经很漂亮。”
“真有志气,人最重要是这一点志气,否则长得多美也不管用。”
“我俩公平竞争?”启才郑重地问。
柱华说:“你胜出的机会较大。”
“胡说,你是富家子,人又大方和善,丝毫无骄矜之态,胜我多多。”
“你才比我高分,启才,你功课最好,又乐於助人,你是教授的宝贝。”
两个男生哈哈大笑起来。
一年过去了,两年也过去了,柱华状态越来越勇,功课越来越好,家人陆续来同他打气,一位姐姐特地到伦敦住了三个月,天天为他做吃的,什么龙虾粥、燕窝羹、西洋参炖鸡、蒸鲜鱼……柱华每次邀请同学一起来大快宴颐。
启才逢请必到。
万芳就比较忙,只来过一两次。
柱华把食物盛在暖壶里带到学校给万芳。
万芳垂着眼,“谢谢。”
柱华问:“你有心事?”
“有点气馁啦。”万芳眼红红。
“一人计短,二人计长,三人变成诸葛亮,说来听听。”
“家母病了。”
“不是有你兄嫂照顾吗?”
“可是心里老牵记着。”
“要不要趁寒假回去探望伯母?”
“水脚需要大笔费用。”
“我同启才先替你垫一垫。”
“那怎么可以。”
“将来可以还给我们。”
万芳正考虑,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。
恶耗传来,她母亲病危。
柱华立刻替她买了飞机票与启才送她到飞机常万芳没有哭,那日下雪,鹅毛飘落在她头上身上,无限凄美。
柱华叮嘱说:“办完事,尽快回来归队,快大考了,切莫功亏一篑,等钱用,不要倔强,钱财身外物。”
万芳一直点头。
送完飞机,柱华同启才说:“真可怜,她母亲是名寡妇。”
启才看柱华一眼,“你已吩咐人帮她办事?”
“家父公司里自有闲人。”
启才颔首,“有钱好办事。”
柱华拍拍他背脊。
启才心思慎密,买了电话卡给万芳带回去,着她每天打电话来报告事情发展。
柱华十分感慨,“万芳一定感激你更多。”
“我也这样希望。”启才笑。
万芳的母亲在第三天就病逝,心脏衰歇,没有多大的痛苦。
与兄嫂办完事之后,她就回来了。
她瘦许多,人也变得十分沉默,郑重地向柱华与启才道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