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版登入注冊
夜間

非天 第15頁

作者︰叢闕

「我去找父皇認罪,壞事都是我做的,求他放了太子妃和兩位王爺。」

「他們所做的事情已是證據確鑿,你現在去只不過讓父皇多傷心一次而已,于事無補!」

「但是你恨我。你恨我,我還不如死了干淨!」她死命掙扎,卻月兌不開他的鉗制。

「你想到哪里去了?我沒有恨你!」

「你恨的!你每天都躲著我,不肯和我說話。」

「我不是恨你。我只是心里很亂,很自責,整件事情我都參與進去了,我們都沒想到會造成那麼嚴重的後果,我有什麼資格恨你?」

謝天謝地,她終于靜下來了。

「你真的不恨我?」怯怯的聲音響起,充滿著不確定。

「你冷靜點想想,五哥的奪位之心早就有了,沒有我們,他和三哥照樣要拼一場。我們有責任,只是在加速了他的步調,至少早一點事發他羽翼未豐,平定起來容易些。這樣看來,我們做的不啻是好事一樁。」但願那是最客觀的分析。只有事實如此,他們心中的罪惡感才會得以平抑。

慌亂的心已經無力分辨他的說法是否自欺欺人,她只知道在載沉載浮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,她只能仰賴他完成自己的救贖。

「那……太子妃呢?」詵,也告訴我她也不是我的責任吧!

「只能說太子運數如此了,這種陰錯陽差,誰又能料得到呢?太子妃的殺人之心起于妒嫉,死的不是太子,就是那個侍妾,跟我們無關。要知道,她手中還有另一條人命!」

看著她水光蕩漾的大眼中閃爍的期盼光芒,他露出了這幾日來第一個笑容,雖然還是有些僵硬,而這個笑容大大安撫了她。

「我知道,我不是像你說的這樣什麼過錯都沒有的,我……」

「別說了。有過錯,也是我們兩個的,我們以後到陰曹地府再一起承擔。現在,忘了它。」

沒有誰會認為他倆在這件事中扮演過角色,那柄玉如意,也已經被五哥銷毀了,但是存于內心的傷痛歉疚,或許就跟定了他們一輩子。

「嗯!」抹抹眼淚,她試著向他露出一個贊同的笑,卻不太成功。

他心疼地攬她在懷,說起了另一件事。

「父皇要立我為太子。」

「你不忍心拒絕他,對嗎?」她知道他是一個多麼心軟的人,所以也知道,他受了多大的良心譴責。

「他……老了許多。他說,現在只剩下我和訥與他相依為命了。」他說這句話的樣子,淒涼得完全不像一國之君。

「那還能有什麼選擇呢?」

「是啊。」

無憂無慮的日子,一去不復返了。

就在這個夏天,他們一起長大。

成章二十三年夏,立祁王詵為太子。秦王韓王謀反,本欲誅二人,太子苦求得免。幽秦王于彭城,竄韓王于南荒。及太子登基,秦王自盡,新皇為之舉哀。

第六章

"臣聞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前朝暴虐,當國者驕奢婬逸,以黔黎為芻狗,不二十年,怨聲載道,烽煙四起。天下英雄一怒揭竿,而各自為政。天懸數日,戰亂頻仍,民生雕敝,中原涂炭。惟陛下仁心天縱,澤被遠近,解民倒懸,于是宇內誠服,承天受命,遂正大位,一統天下。至今二十三載矣。

"新朝肇基以來,陛下行仁政,寬刑律,息徭役,安流民,撫孤老,四海寧靖,吏治清平……此誠大治之世也。

"臣聞事易時移,聖人因時而化。昔時亂象初定,士民疲蔽,陛下審時度勢,垂衣而治,以安其心,克奏全功……

"而今天下承平,庶民殷富,無復朝夕之慮,近憂既去,而遐心自生。臣奉天恩,得參機務,披覽各地奏本;又蒙異寵,曾暫離京師,觀神州風物。所至之處,皆沐浴清化,萬民欣悅……

"然臣亦見群吏子民,貪鄙者有之,驕橫者有之,憊賴者有之。更有秦淮楚館,大張艷幟;呼廬喝雉,終夜不絕;富商縉紳,各競豪奢。民風之淳厚,反不如立國初年。蓋為政以寬而民心無所懼,遂放蕩恣肆,不復自律耳。

"以是觀之,當今之世,必以明政令,嚴法度,擢賢良為要務。

"夫明政令者……"

深秋,皇宮不見得很冷,卻也見蕭瑟。除了風聲來勢洶洶,其他的一切,都似乎是很安靜的。

群臣後妃的憂心忡忡,宮娥宦官的戰戰兢兢,皆因成章帝病入膏肓。

雖然之前沒有任何不適,但周圍的人都知道,去年幾個皇子的事幾乎耗去了他所剩的全部精力,支持他一年多來依舊每日精神抖擻上朝處理政務,夙夜孜孜批閱奏折的惟一因素,是放不下毫無經驗的儲君。

詵兒真是爭氣。

一遍又一遍地讀著太子微行各地之後呈上的表章,病床上的老人染滿風霜的疲憊臉上露出了一年來最歡愉的笑容。老實說,讓詵兒繼位本來就是無奈之下的選擇,所以他與群臣都不指望他展現出什麼政治才干,只求在眾人的輔佐下,能把他執政多年來形成的良好局面維持下去。他們心里都清楚,詵兒是一個怎樣狂熱的武痴。

但他成為太子後的種種表現卻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,先是收斂了之前最為人詬病的不惜重金收購武學典籍的行為,連帶太子妃的相似習慣也不再出現。雖然讓有書有兵器想出賣的缺錢人士不勝惋惜,大多數人還是樂見他當家終知柴米貴的。

他並不在乎兒子花了多少錢,反正富有四海,能讓他高興就行。最讓他驚喜的是詵兒在學習政務上表現出來的天賦,他的反應並不能說快,但每當與他討論事務的第二天,他總是會提出很有主見的想法,雖然有時可行性不高,更多的卻是與他心中的盤算不謀而合,甚至偶爾還有鞭闢入里,比他還精妙許多的解決之道。

日漸寬心之下,他決定讓他趁著還未即位宮中有人坐鎮時到各地走走,看看風土人情,听听百姓心聲,回來後提一些自己的看法。知道他會有收獲,卻沒想到他僅僅半年的游歷會帶來如此大的驚喜。這洋洋萬字的宏論,雖偶有稚拙之處,通篇看來,卻將高瞻遠矚,銳意進取的王者之風表露無遺。

看來,他可以放心地去了。有君如此,他百年之後,大齊國運只會益加昌盛,斷無衰頹之理。感覺到體內的元氣正在快速流失,他心中泰然。

帝王腳下皆枯骨,用多少人性命換來這至尊之位!現在,該是他去陰間見老友宿敵的時候了。那些忠于他跟隨他的,那些愧對他、他愧對的,那些鐵馬金戈中的恩怨情仇,那些勢力傾軋中的無辜亡靈……

"詵兒,朕得佳兒如你,心中甚慰。朕自知不久人世,這大齊江山,不久便是你的了。"望著下了朝便守在床前的兒子,他心中充滿了驕傲。

"父皇……"習武之人對醫道多了些了解,他知道父親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。他不善作偽,說不來不實的寬慰話,只是緊緊握住那干枯的手,緩緩渡些真氣過去,讓他能感覺好些。

靶覺有一股暖暖的氣流自手中傳來,卻見他面無表情──這孩子在他面前還是難改拘謹啊。成章帝在心中嘆息,"交給你,朕放心。只是你做人太過寬厚,日後恐怕要吃虧……"

說到這里,突地打住,懷疑的濃霧籠罩上他衰敗的身體。

不對,不對!

"明政令,嚴法度",確實是極好的想法,但像詵兒這樣仁厚豪邁的孩子,千方百計想多赦幾人無罪,免去些刑罰,有時甚至好心到不惜破壞律令當罪不罪,又怎麼會提出這樣需要鐵面無私去實施的建議呢?

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

單擊鍵盤左右鍵(← →)可以上下翻頁

加入書簽|返回書頁|返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