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不理會她,直看向永樂,關愛之情溢于言表,先前的不快已成過去,有的只是一個年過半百的父親,對他最小的幼女所能給予的疼惜。
「身為女兒身,或許正是你的幸運之處。」他再次嘆氣,跟著又道︰「但願你能遠離這一切。」
說完,他稱自已疲倦,跟著擺駕入內休息。
永樂望著父親漸漸遠離的背影,忽然覺得他所背負的責任是那樣艱鉅與沉重,自己實在不該無理取鬧,因此傷心的掉下淚來。
長孫無垢陷在沉思中,竟沒有發現女兒的傷心。
李泰大鬧內殿的事,很快隱沒于忙碌的宮廷生活中,李治確定承繼太子之位,一切又歸于平靜。
三月,宰相魏征離世,皇帝痛失愛卿,特別頒命下昭征求賢士,經過推舉與考試有十余人獲選入宮。
當中一位名叫魏弛的人,甚得李世民的欣賞,贊他與魏征有著相同直諫不諱的果敢性格,但他背後所隱藏的真實身份,同時引起長孫無垢的注意與關心。
另外,永樂歷經兄長爭位之後,整個人變得成熟,不再意氣用事,也不再任性妄為,常常獨自一人沉思,想父親對她說過的話。
這天,她在假山後面想事情,突然來了一群人,談論的聲音打斷她的獨想。
「魏弛,剛剛你實在不該。」
「是呀,我都忍不住替你捏一把冷汗。」
「好在皇上沒有生氣,否則,不但是你的人頭不保,恐怕連你一家老小都要賠上。」
「搞不好還會誅連九族!」
這個叫魏弛的人究竟做了什麼事?為什麼四周的人七嘴八舌,都在指責他的不是?
永樂納悶著,又听見有人說——
「不錯,是人都希望長生不死,但天底下又有誰能如願?皇上听信不學術士之言,命他們制造延年之藥,這事本屬滑稽,身為臣子的我們掩耳不听,掩目不視,明知錯而不願上疏諫諍,是為不忠,枉為人臣。魏弛不願做個虛與委蛇的佞臣。」
這話說得嚴重,幾個勸誡魏弛的人頓時覺得顏面無光,面面相覷,好半天說不上話。
這人好大膽,一番話說得旁人皆感慚愧。永樂不禁感到好奇,想看看魏弛是何許人,長得什麼模樣,是以爬上假山,攀在石頭上向外張望。
氣氛正尷尬,一個借機告辭,馬上有人跟進,不一會兒,大半的人陸續離開。
「你就是這樣,說話不懂得轉彎,所以老是得罪人。什麼時候才肯改改你的臭脾氣?」
說話的人長相斯文還不難看,就是稍嫌胖了點,永樂後來才知道,他叫舒伯文。
「道不同不相為謀,如果你對我也有意見,那就請便!」魏弛說。
舒伯文笑著搖頭,表情很是無奈。
「別說你我兩家是世交,就沖著不久的將來,你我密不可分的關系,我怎敢對你有意見?你不在意,我還怕婉兒生氣,你知道,她可以整個月不跟我說上一句話。」
魏弛仰頭大笑。
就在這剎那間,永樂看清楚魏弛的長相,她低呼一聲,腳一滑,就從石頭上栽下來。
魏弛不知道有人在偷听,忽然听見一聲喊叫,她就由天而降,他本能的伸出雙臂將她抱滿懷。
「是你。」
「是你。」
當他們看清楚對方,不約而同喊道。
舒伯文傻眼了。
事情發生得突然,他還沒反應過來,魏弛的懷里就多了一位美人,叫他既驚奇又羨慕。
「你認識她?」他忙問。
「不,我見過她,但不認識她。」魏弛馬上應道,隨即放開永樂。
他腦海浮現的,是當日在長安大街遇見她的情景,那無數次在夢境中出現的人兒,此刻就站在他的面前。
永樂眼楮一亮。
「你不知道我是誰嗎?」她問得理所當然,仿佛所有的人都該認識她。
「不知道。」他回答得很直接,仿佛對她毫無興趣,甚至用責備的回氣對她說︰「這里是皇宮內院,小丫頭不可以到處亂闖!」
「沒錯。」舒伯文附和道︰「被宮府軍發現,挨罵事小,杖責事大,你的身子骨可禁不起兩個板子。」
永樂笑了。
這人真有趣,居然不知道她是誰。
在皇宮里,只有她杖責人,她還不知道被杖責是什麼樣的滋味。
「這可一點都不好笑,趁沒有人發現,你快離開這里。」舒伯文好心警告她。
這個時候,一支宮廷侍衛軍經過,看見永樂馬上跪地請安,從侍衛軍的口中,舒伯文赫然發現自己的粗心大意,隨即與魏弛一同跪地請安。
永樂沉下臉,心里埋怨侍衛軍出現得不是時候,她正盤算著好好戲弄他們一番,結果卻不了了之。
但是,這無損她內心的喜悅,因為她終于再見到他。
午夜夢回,他好看的臉龐總叫她不經意想起,也許是上天听見她的呼喚,應許了她。
「我終于知道你的名字,雖然你不肯告訴我。」她拉起跪在地上的魏弛,凝望著他,對他的好感就在這一刻生根,並且迅速滋長蔓延。
「現在你也知道我是誰了,不管我們是不是朋友,我都不會讓你忘記我。」她自信的說。
永樂再看他一眼,才轉身離開。
「怎麼回事?」舒伯文問道,「你怎麼會認識永樂公主?」
他從地上爬起來,望著美麗的公主遠去的身影,實在想不通其中原委。
「我說過我不認識她。」魏弛冷冷的說。
原來她就是永樂公主,難怪會覺得似曾相識,多年以前,他們就是在這片假山流水初次相遇。
她似乎忘了這件事,但他一輩子也忘不了。
「你為什麼如此在意這件事?」
李世民在皇宮內殿大聲的對長孫無垢說話,似乎無意深入所談的話題,是以表現出極不耐煩的態度。
「就算他真是尉遲敬德的兒子又如何?朕能坐擁天下,都多虧了尉遲敬德的幫助,當初若不是他及時趕到玄武門,死的會是朕,而不是元吉。」
長孫無垢撇開頭,對于李世民將功勞冠在尉遲敬德的身上,她實在無法苟同,是以不悅的拋下話,「那是過去的事,過去了就別再提起。」
「可惜耿耿于懷的人是你。」他回敬她一句。
她一怔,臉色十分難看。
事實上,長孫無垢確實在意當年的事。
當年尉遲敬德不顧主母和三位小主人命在旦歹,執意帶領人馬勇闖玄武門,姑且不談他是為了拯救主人的性命,單就他在危急中拋下他們母子四人,就已經罪無可恕,叫她足以記恨一輩子。
「當初為了敬德的兒子教壞永樂一事,朕已經听你一次,貶他們一家遠離長安城,如今事過境遷,沒理由罪及下一代,何況,他兒子還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材。」
「這是兩回事。」長孫無垢清淡帶過一切,堅持她的主張。「他若是坦蕩無欺的人,又何必隱姓埋名,可見他居心叵測,你不能上當。」
李世民沉下臉,不高興的說︰「你是說朕是老糊涂?還是你認為朕需要你來輔助朝政?」他目光直逼她,沉聲斥責,「你近來干涉的事務也未免多了些!」
「臣妾不敢。」長孫無垢低頭認錯,不敢真的惹惱他。
「不敢?」他冷笑兩聲,閉口口低喃,「你表面不敢,私底下什麼都敢。」
其實,李世民別有所指。
在他對李治的無能感到失望時,本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,但長孫無垢不允許,還指使長孫無忌在朝堂上公開表示反對。
為使國家社稷從爭奪太子之位的紛亂中,早日恢復安寧太平,他不得不妥協,這使他精神極為煩悶,或許這是他在位期間最感痛苦的一件事。